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年来,中宁县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路径,利用干部监督管理“小切口”,解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“大问题”,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,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坚持多措并举,树好鲜明导向,让能者“上有方向”。牢固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,大力选拔想事干事能成事、攻坚克难勇担当、专注本职业务强、苦干实干作风好的干部。立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,大力选拔在落实县委、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,处置急难险重等突发事件,关键时刻敢于负责、敢于担当、善于作为、实绩突出的干部。2022年,共提拔干部34名,晋升职级13名、调整交流23名。建立健全以高质量发展实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,实行积分制,以具体可见的积分对领导实绩进行量化,将积分排名作为评先评优、选拔任用、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,逐人建立实绩档案,对干部精准画像。建立专项考核、平时考察与一线考察相结合的机制,先后发现补充储备优秀干部76名,提拔使用储备库中干部49名,评选出“好等次”325余人次,激励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、担当作为。
坚持科学研判,严格考评考核,让庸者“下得服气”。健全知事识人体系,综合运用年度考核、民主评议、巡视巡察、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方面的结果,全面掌握干部的日常表现,对干部表现进行正反对比、相互认证,作出客观评价和准确认定,准确认定“谁该下”,确保“下”得有据可依。精准选派人员成立6个督导检查组,聚焦中心工作、重点任务、关键节点,采取随机抽查、调研访谈、明察暗访等方式,及时掌握干部履职情况。聚焦“不适宜担任现职”的15种情形,建立干部负面清单,划清“下”的红线,严格干部调整,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调整的“十条标准”,给年龄大、经验足的干部“变路子”,不敢为、不善为的干部“脱帽子”,有问题、履职差的干部“腾位子”。近年来,对24人因身体、年龄、党纪政务处分等原因不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调整岗位。建立“红黑榜”制度,将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纳入“红榜”,担当精神不足、工作能力差的干部纳入“黑榜”,让干部“红脸出汗”、知不足而奋进,实行动态管理。2022年以来,张榜表彰“红榜”干部101名,曝光“黑榜”干部14名,对17名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问责处理,将5名干部予以免职。
坚持跟踪管理,强化事业为上,让下者“下亦有为”。注重对已“下”干部的跟踪管理,强化“下”后教育引导,对调整下来的干部,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谈心谈话,说明“下”的理由,点透问题、剖析原因、指明方向,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,消除负面情绪,重新起步、有所作为。合理安排“下”后岗位,根据能力表现选择“合身”岗位,妥善安排干部“下”后岗位。实施“退二线”干部“三员”行动,抽调45名处科级领导干部成立6个督导组,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新型工业发展、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等开展专项督查3轮次,通过督查发现短板问题40余项,提出整改意见30余条,让调整下来的干部再立新功。大胆启动“下”的干部,对4名受到处理处分的干部,影响期满后,经考察及时予以提拔重用,让“下”的干部有盼头、有干劲,营造了“能下亦能上”的良好氛围。
(来源:中宁县委组织部)